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釪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釪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金 部 11画 正文・戌集上

正文・戌集上

金部

11画

U+91EA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羽俱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雲俱切,𡘋音于 —— 錞釪,樂器,形如鐘,以和鼓。亦作淳于,譌作將于。

又,《博雅》:鐏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鐏謂之釪,或謂之鐓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鉢釪,僧家飯器。世說新語》:王、劉聽林公講,王語劉曰:向高坐者,故是凶物。復東聽〔復「更」聽〕,王又曰:自是鉢釪後王何人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釪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á、y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于

〔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á] ⑴ 古同“铧”,耕地起土的农具。 [yú] ⑴ 〔錞( chún )~〕➊.同“錞于”,古乐器,形如钟,用以和鼓;➋.和尚用以盛饭的器具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