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鄶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鄶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邑 部 20画 正文・酉集下

正文・酉集下

邑部

20画

U+9136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外切,音檜 —— 國名。說文》:祝融之後,妘姓所封,在溱洧之閒,鄭武公滅之。左傳・僖三十三年》:鄭文夫人,斂而葬之鄶城之下。【註】鄶城,故鄶國,在滎陽密縣東北。

通作檜。詩・檜風》〔註〕:檜,國名。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,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,滎波之南,今之鄭州卽其地也。

又,姓。集韻》:宋有鄶士隆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鄶〕字拼音是ku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會、⻏

〔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uài] ⑴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南省密縣東北。⑵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