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鄡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鄡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邑 部 18画 正文・酉集下

正文・酉集下

邑部

18画,

U+9121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苦幺切;《集韻》:牽幺切;《正韻》:牽遙切,𡘋音蹺。說文》:鉅鹿縣名。後漢・光武紀》:繫銅馬于鄡。【註】鄡,屬鉅鹿郡,故城在今冀州鹿城縣東。

又,鄡陽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屬豫章郡。

又,鄡亭,地名。前漢・王莽傳》:析宰將兵數千,屯鄡亭。

又,姓。史記・仲尼弟子傳》:鄡單。

一作郻。俗作𨜑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鄡〕字拼音是q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梟、⻏,五行属

〔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āo] ⑴ 中国东汉县名,在今河北省束鹿(今辛集市)东南。⑵ 〔~阳〕中国汉代县名,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。⑶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