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逿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逿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辵 部 16画 正文・酉集下

正文・酉集下

辵部

16画

U+903F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徒浪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大浪切,𡘋音宕。廣韻》:過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失據而倒也。前漢・王式傳》:陽醉逿地。

又,盪也。史記・倉公傳》:脈盛者爲重陽,重陽者逿心主。【註】逿者,蕩也,謂病之蕩心者猶刺其心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徒郎切,音唐 —— 突也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爛熳麗靡,藐以迭逿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逿〕字拼音是dà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昜

〔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àng] ⑴ 跌倒:“式耻之,阳醉~地。”⑵ 古通“荡”,摇荡,冲击:“周身热,脉盛者,为重阳。重阳者,~心主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