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軸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軸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車 部 12画 正文・酉集下

正文・酉集下

車部

12画

U+8EF8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直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仲六切,𡘋音逐。說文》:持輪。釋名》:軸,抽也,入轂中可抽出也。

又,織具。詩・小雅》:杼軸其空。【註】杼,持緯者;軸,受經者。

又,卷軸。韓愈詩:鄴侯家多書,插架三萬軸。

又,乾軸、地軸,皆取旋運輪轉之意。袁宏〈三國名臣贊〉𡘋廻乾軸。木華〈海賦〉:地軸挺拔而爭廻。

又,當軸,秉國政也。前漢・田千秋傳》:當軸處中。

又,病不能行也。詩・衞風》:碩人之軸。【箋】病也。【註】盤桓不行之意。

又,地名。詩・鄭風》:淸人在軸。【註】軸,河上衞地。

集韻》一作𨌇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車部

〔軸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óu、zh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車、由

〔軸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車,由聲。本义是輪軸。

〔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óu] ⑴ 穿在輪子中間的圓柱形物件⑵ 像車軸的用來卷繞東西的圓柱形器物⑶ 量詞,古代用於以軸裝成的書卷,現用於纏在軸上的線以及裝裱帶軸子的字畫等:“鄴侯家多書,插架三萬~”。兩~絲線。⑷ 紡織機上持經線的工具⑸ 樞要的地位⑹ 數學上指一條直線,周圍的點圍繞它旋轉,或是用它作爲確定各點位置的標準 [zhòu] ⑴ [大~子]戲曲演出排在最末的一出,一般都是重頭、精采的劇目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