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躬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躬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身 部 10画 正文・酉集中

正文・酉集中

身部

10画,

U+8EAC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居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雄切,𡘋音弓。說文》:躳,或从弓,身也。五經文字》:躬,俗躳字。今經典通用。易・蒙卦》:見金夫不有躬。又,〈艮卦〉:艮其身,止諸躬也。【疏】躬,猶身也。書・太甲》:惟尹躬克,左右厥辟。詩・邶風》:我躬不閱。

又,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:伯執躬圭。【註】以人形爲瑑飾。

又,姓。廣韻》:出何氏《姓苑》。

又,《韻補》叶姑弘切。易・震卦》:不于其躬,于其鄰。班固〈東都賦〉:登靈臺乎考休徵,俯仰乎乾坤,參象乎聖躬。

又,叶俱王切。𨻰琳〈大荒賦〉:延年其可留兮,何勤遠以苦躬;紛吾情之駘蕩兮,嗟吾願有弗遑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身部

〔躬〕字拼音是g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身、弓,五行属

〔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身,弓声。从“身”的字多与身体有关。本义是整个身体。

〔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ōng] ⑴ 身体。⑵ 自身,亲自⑶ 弯曲身体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