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讁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讁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zhé

言 部 22画 正文・酉集上

正文・酉集上

言部

22画

U+8B81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同「謫」。小爾雅》:責也。詩・邶風》:室人交徧讁我。【傳】責也。〈周語〉:秦師必有讁。【註】猶咎也。前漢・武帝紀》:發責吏穿昆明池。【師古註】吏有罪者,發而役之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過也。南楚以南,凡相非議人謂之讁。【郭註】讁,音賾,謂罪過也;亦音適,罪罰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通作適。詩・商頌》:勿予禍適。【毛傳】過也。韓詩》云:數也。【朱傳】適、讁通。前漢・武帝紀》「發天下七科讁,出朔方」,《史記・大宛傳》作七科適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讁〕字拼音是zh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適

〔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é] ⑴ 同“謫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