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覲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jìn

見 部 18画 正文・酉集上

正文・酉集上

見部

18画

U+89B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渠吝切;《正韻》:具吝切,𡘋音僅。爾雅・釋詁》:覲,見也。【疏】下見上也。書・舜典》:乃日覲四岳羣牧。禮・曲禮》:天子當依而立,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。【註】春見曰朝,秋見曰覲。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〔註〕:覲之言勤也,欲其勤王之事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殣。前漢・禮樂志・郊祀歌》:殣冀親以肆章。【註】殣,音覲,見也。

又,叶渠巾切,音㨷 —— 蔡邕〈筆賦〉:紀三皇之功伐兮,表八百之肆覲;傳六經而綴百代兮,建皇極而敘彝倫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見部

〔覲〕字拼音是jì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堇、見

〔覲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見,堇( qín )聲。本义是古代諸侯秋天朝見帝王。

〔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n] ⑴ 諸侯秋季朝見天子。⑵ 泛稱朝見帝王。⑶ 拜望、省候尊者或長輩。⑷ 會見;拜見。⑸ 顯現;顯示。⑹ 祭祀。⑺ 通“僅”。副詞。只,僅僅。⑻ 通“瑾”。美玉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