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襳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衣 部 23画 正文・申集下

正文・申集下

衣部

23画

U+897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息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思廉切,𡘋音銛。類篇》:小襦也。

又,帶也。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蜚襳垂髾。【師古註】襳袿,衣之長帶也。

又,師炎切 —— 襳襹,毛羽衣貌。

又,《廣韻》:所今切,音森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類篇》:師銜切 —— 同「襂」,旌旗之斿也。

韻會》作𧞬〇【按】《集韻》又作子列切,訓小衣,似卽𧞬字之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襳〕字拼音是x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韱

〔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ān] ⑴ 短袄;单衣。⑵ 古代妇女上衣用作装饰的长带:“蜚~垂髾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