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襦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襦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衣 部 20画 正文・申集下

正文・申集下

衣部

20画,

U+8966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人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汝朱切,𡘋音儒。說文》:短衣也。釋名》:襦,耎也,言溫耎也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短而施要曰襦。禮・內則》:衣不帛襦袴。

又,《釋名》:單襦,如襦而無絮也。

又,要襦,形如襦,其要上翹下齊要也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汗襦,自關而東謂之甲襦,𨻰魏宋楚之閒謂之襂襦。

又,《西京雜記》:漢帝送死,皆珠襦玉匣。

又,《周禮・夏官》:蜡則作羅襦。

又,《韻會》或作𧝄晉書・劉弘傳》:持更者羸疾無𧝄,給韋袍複帽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襦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需,五行属

〔襦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衣,需声。本义是短衣;短袄。襦有单、复。单襦近乎衫,复襦则近袄。

〔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ú] ⑴ 短衣,短袄⑵ 幼儿的围嘴儿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