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蟒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蟒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虫 部 18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18画,

U+87D2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模朗切;《正韻》:母黨切,𡘋音莽。爾雅・釋魚》:蟒,王蛇。【註】蟒,蛇最大者,故曰王蛇。

又,𧊇蟲,食葉,方言名蟒蟲。

又,《集韻》:母梗切,音猛 —— 同「蜢」。類篇》:蟅蟒,蝗類。揚子《方言》:蟒,南楚之外謂之蟅蟒。

韻會》作蠎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ǎng、mě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莽,五行属

〔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莽声。本义是巨蛇。

〔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ǎng] ⑴ 一种无毒的大蛇,体长可达六米,大多生活在近水的森林里,捕食小禽兽(亦称“蚺蛇”)。 [měng] ⑴ 〔蟅~〕见“蟅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