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蜾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蜾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guǒ

虫 部 14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14画,

U+873E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火切,音果。詩・小雅》:螟蛉有子,蜾臝負之。【傳】蜾臝,蒲盧也。【陸璣疏】似蜂而小腰,取桑蟲負之于木空中,七日而化爲其子。揚子《法言》: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臝,祝之曰類我類我,久則肖之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禾切,音戈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類篇》:魯果切,音裸 —— 蟲名,螔蝓也。與蠃通。

說文》作𧒘,或从果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蜾〕字拼音是guǒ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果,五行属

〔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ǒ] ⑴ guǒ ㄍㄨㄛˇ 〔~蠃〕寄生蜂的一种,常用泥土在墙上或树枝上做窝,捕捉螟蛉等小虫存在窝里,留作将来幼虫的食物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