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聒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聒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guō

耳 部 12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耳部

12画,

U+8052

𠅪,𦗾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𠅪𦗾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古活切,音括。說文》本作𦕾,讙語也。廣韻》:聲擾也。書・盤庚》:今汝聒聒。【傳】聒聒,無知貌。鄭云:難吿貌。正義》曰:多言亂人之意。左傳・襄二十六年》:聒而與之語。【註】聒,讙也。抱朴子・廣譬卷》:春蛙長譁,而𨢄音見患於聒耳。

又,《韻補》叶紀劣切,音厥。郭璞〈江賦〉:陽鳥爰翔,于以𤣥月;千類萬聲,自相喧聒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〔聒〕字拼音是g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󰐦,五行属

〔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耳。本义是吵扰,声音高响或嘈杂。

〔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ō] ⑴ 声音吵闹,使人厌烦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