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蜣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蜣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虫 部 14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14画,

U+872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去羊切;《韻會》:墟羊切;《正韻》:驅羊切,𡘋音羌。玉篇》:蜣蜋,啖糞蟲也。爾雅・釋蟲》:蛣蜣,蜣蜋。【疏】蛣蜣,一名蜣蜋,黑甲,翅在甲下,噉土,喜取作丸而轉之。莊子》「蛣蜣之智,在于轉丸」是也。古今注》:蜣蜋能以土苞推轉成丸,圓正無斜角。一曰轉丸,一曰弄丸。關尹子・四符篇》:蜣蜋轉丸,丸成而精思之,而有蝡白者存丸中,俄去殻成蟬。𡌨》:蛣蜣無鼻而聞香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蜣〕字拼音是qi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羌,五行属

〔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āng] ⑴ 〔~螂〕昆虫,全身黑色,吃粪、尿或动物的尸体。俗称“屎壳郎”。又因能够团粪成丸而推,亦称“推丸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