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蜡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蜡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虫 部 14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14画,

U+8721

康熙字典原文

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七慮切,音覷。說文》:蠅膽也。周禮・秋官・蜡氏》〔註〕:蜡,骨肉腐臭,蠅蟲所蜡也。〈月令〉曰掩骼埋骴,此官之職也。

又,助駕切,音乍 —— 年終祭名。禮・禮運》:仲尼與于蜡賔。【註】夏曰淸祀,殷曰嘉平,周曰蜡,秦曰𦠼〈郊特牲〉:蜡也者,索也。歲十二月,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子六切,音蹙 —— 蟲名。

蜡祭之蜡,《廣韻》或作,《六書正譌》从虫昔聲。別作,从示,非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蜡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昔,五行属

〔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( liè )声。本义是动物、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某些油质。如:蜂蜡。

〔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à] ⑴ 动物、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,具有可塑性,易熔化,不溶于水,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 [zhà] ⑴ 古时的祭礼,于年终大祭万物,周朝称为“蜡”。 [qù] ⑴ 蝇蛆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