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yǐn

虫 部 10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10画,

U+869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余忍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以忍切,𡘋音引。說文》:螾,或作蚓。禮・月令》:蚯蚓出。孟子》:充仲子之操,則蚓而後可者也。本草》:蚯蚓,一名曲蟺,一名土龍,入藥用白頸是其老者;《爾雅》謂之螼螾,巴人謂之胊䏰。續博物志》:蚯蚓,長吟地中,江東謂之歌女。𡌨》:蚯蚓,土精,無心之蟲,與阜螽交。

又,寒蚓。詳蜸字註。

又,山蚓。正字通》:蛇名。大如蚓,有鱗,其尾如首。

正韻》通作螾,《集韻》亦作𧍢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蚓〕字拼音是y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引,五行属

〔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ǐn] ⑴ 〔蚯~〕见“蚯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