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藷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藷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shǔ

艸 部 22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22画

U+85F7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章魚切,音諸。說文》:藷蔗也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藷蔗薑䪤。【註】甘蔗也。詳蔗字註。

又,常恕切,音署。博雅》:藷藇,署預也。山海經》:景山,其上多藷藇。【郭註】藷音曙。今江南單呼爲儲,語有輕重耳。

又,《集韻》:陳如切,音除 —— 義同。或作𧄔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藷〕字拼音是shǔ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諸

〔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ū] ⑴ 〔~蔗〕即甘蔗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藷,藷蔗也。” [shǔ] ⑴ 〔~藇〕也作“𧄔藇”。即薯蕷,又称山药。薯蕷科。多年生缠绕藤本。《廣雅•釋草》:“𧄔藇,署預也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