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艸 部 21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21画,

U+85E4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正韻𡘋徒登切,音騰。說文》:藟也,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。

又,《集韻》:苰藤,草名,胡麻也。

又,州名。韻會》:隋攺永平州爲藤州。唐書・李嗣眞傳》:來俊臣獄興,嗣眞上書流藤州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藤〕字拼音是té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滕,五行属

〔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éng] ⑴ 指“白藤”、“紫藤”⑵ 〔~黄〕➊常绿乔木,茎高达二十米,树脂黄色,有毒;➋这种植物的树脂,可作国画颜料。⑶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