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xiè

艸 部 19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19画,

U+85A4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胡介切;《正韻》:下戒切,𡘋音械。說文》:菜也。爾雅・釋草》:薤鴻薈。【註】薤,似韭之菜也。禮・內則》:切蔥若薤,實諸醯以柔之。儀禮・士相見禮》:蔥薤之屬,食之止臥。

又,簟名。韓翃詩:薤葉照人呈夏簟。

又,古樂府〈薤露行〉。

又,《韻補》:胡計切,音系。魏文帝〈塘上行〉:念君常苦悲,夜夜不能寐。莫以魚肉賤,棄損蔥與薤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薤〕字拼音是xi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𩐁,五行属

〔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è] ⑴ 百合科。多年生草本。鳞茎作蔬菜。又称藠头。《玉篇•韭部》:“䪥,葷菜也。俗作薤。”《禮記•内則》:“脂用葱,膏用薤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