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膎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膎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xié

肉 部 16画 正文・未集下

正文・未集下

肉部

16画

U+818E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戸皆切;《集韻》:戸佳切;《韻會》:戸加切;《正韻》:雄皆切,𡘋音鮭。說文》:脯也。【徐曰】古謂脯之屬爲膎,因通謂儲蓄食味爲膎。廣韻》:肉食肴也。集韻》:一曰吳人謂腌魚爲膎脼。韻會》:《南史》:孔靖飮宋高祖酒,無膎,取伏雞卵爲肴。王儉云:庾郎食膎,有二十七種。

又,凡熟食皆曰膎。揚子《𤣥》:多田不婁,費我膎功。【註】熟食曰膎。

又,肌膚亦曰膎。博雅》:肌膚者,膎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通作鮭。世說新語》庾杲食膎作食鮭。杜甫詩:自愧無鮭菜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膎〕字拼音是x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奚

〔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é] ⑴ 干肉:“是时城中围逼既久,~味顿绝。”⑵ 肉食:“脯腊~胰以供滋膳。”⑶ 熟食:“多田不娄,费我~功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