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萃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萃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cuì

艸 部 14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14画,

U+8403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秦醉切,音瘁。說文》:草貌。

又,《博雅》:苦萃,款冬也。

又,《易・卦名》:坤下兌上,萃。〈彖〉曰:萃,聚也。詩・陳風》:有鴞萃止。〈齊語〉:令夫士羣萃而州處。

又,《集韻》:昨律切,音崒 —— 義同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㩋矗森萃,蓊茸蕭瑟。

又,七內切,音淬 —— 萃蔡,衣聲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翕呷萃蔡。

又,通倅。周禮・春官》:車僕掌戎路之萃。【註】萃,猶副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萃〕字拼音是cu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卒,五行属

〔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卒声。本义是草丛生的样子。

〔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ì] ⑴ 草丛生,草茂盛的样子。⑵ 聚集⑶ 古同“悴”,憔悴。⑷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