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艸 部 14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14画,

U+83F9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側魚切,音䶥。說文》:酢菜也。釋名》:菹,阻也 —— 生釀之,遂使阻于寒溫之閒不得爛也。詩・小雅》:疆場有瓜,是剝是菹。禮・祭統》:水草之菹。【註】芹茆之屬。侯鯖錄》:細切曰齏,全物曰菹;今中國皆言齏,江南皆言菹。

又,《集韻》:子邪切,音嗟 —— 澤生草曰菹。孟子》:驅蛇龍而放之菹。

又,地名。穆天子傳》:南征至于菹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菹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沮,五行属

〔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ū] ⑴ 酸菜,腌菜。⑵ 多水草的沼泽地带⑶ 剁成肉酱,切碎⑷ 肉⑸ 枯草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