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茸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茸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艸 部 12画 正文・申集上

正文・申集上

艸部

12画,

U+8338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而容切;《集韻》:而融切;《韻會》:如容切,𡘋音戎。說文》:草茸茸貌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阿那蓊茸。謝靈運詩:新蒲含紫茸。

又,《史記・晉世家》:狐裘蒙茸。【註】蒙茸以言亂貌,《左傳》作尨茸。

又,木名。管子・地員篇》:其杞其茸。

又,鹿茸,藥名。本草》:四月五月解角時取,隂乾,使時燥。

又,《𥠇天子傳》:賜紫茸雲氣帳。杜牧詩:醉脫紫茸裘。

又,五茸,地名。陸蒙詩:五茸春草雉媒驕。自註:五茸,吳王獵所。

又,《集韻》:乳勇切,音宂 —— 草生貌。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叢以蘢茸。【師古註】聚貌。

又,《前漢・司馬遷傳》:僕又茸以蠶室,重爲天下觀笑。【師古註】茸,推也。

又,闒茸,不肖也。〈鹽鐵論〉:賢知之士,闒茸之所惡也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茸〕字拼音是ró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耳,五行属

〔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óng] ⑴ 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⑵ 细柔的毛、发:“半脱紫~裘”。~毛。⑶ 指“鹿茸”(带细毛的才生出来的鹿角,可入药)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