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dān

耳 部 10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耳部

10画

U+803C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他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他甘切,𡘋音舑。說文》:耳曼也。【徐曰】耳無郭也。廣韻》:耳漫無輪。

又,《韻會》:祝耼、老耼,人名。左傳・隱九年》:戎人之前,遇覆者奔,祝耼逐之。【註】祝耼,鄭大夫。前漢・揚雄傳》:弃由耼之所珍兮。【註】師古曰:耼,老耼也。

又,國名。左傳・僖二十三年》:管、蔡、郕、霍、魯、衞、毛、耼。〈周語〉:耼由鄭姬。【註】耼,姬姓。

又,《正韻》:都甘切;《正韻》:都含切,𡘋音耽。又,《集韻》:乃甘切,音䛁。又,《類篇》:謨甘切,音姏。又,《正韻》:那含切,音南 —— 義𡘋同。

類篇》或作𦕐正字通》:今俗作聃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〔耼〕字拼音是d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冄

〔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ān] ⑴ 同“聃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