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糸 部 20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糸部

20画

U+7E7C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詣切,音計。說文》:續也。玉篇》:紹繼也。易・繫辭》:繼之者,善也。中庸》:善繼人之志。孟子》:爲可繼也。五經文字》:繼从㡭,反𢇍爲㡭。俗作継,非。

又,《集韻》:吉棄切,音繫 —— 縛也。後漢・李固傳》:羣下繼望。【註】劉攽曰:繼是繼續之義,不可施於此;蓋本是繫字,繫綴天下之望也。〇【按】繼又音繫,訓縛,卽繫之義。劉欲改繼爲繫,非是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繼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㡭

〔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] ⑴ 继续;延续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繼,續也。”《廣韻•霽韻》:“繼,紹繼。俗作繼。”⑵ 继承。《禮記•中庸》:“夫孝者,善繼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”⑶ 继承者。《楚辭•天問》:“閔妃匹合,厥身是繼。”⑷ 随后;接着。《孟子•公孫丑下》:“繼而有師命,不可以請。久於齊,非我志也。”⑸ 接济;增益。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君子周急不繼富。”⑹ 系结。《爾雅•釋詁上》:“係,繼也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