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索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索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suǒ

糸 部 10画 正文・未集中

正文・未集中

糸部

10画,

U+7D22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蘇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昔各切,𡘋𧛻說文》作𣑇:草有莖葉,可作繩索。从𣎵、糸。韻會》:隷作索。小爾雅》:大者謂之索,小者謂之繩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索,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。書・五子之歌》:若朽索之馭六馬。詩・豳風》:宵爾索綯。

又,《易・震卦》:震索索。【疏】心不安之貌。【釋文】懼也。

又,《書・牧誓》:惟家之索。【傳】索,盡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夏官・方相氏》:以索室毆疫。【註】索,廋也。

又,《禮・檀弓》:吾離羣而索居。【註】索,散也。

又,《左傳・昭十二年》:八索九丘。〈書序〉:八卦之說,謂之八索。

又,地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武都郡有索縣。

又,姓。左傳・定四年》:殷民七族有索氏。

又,《廣韻》:山戟切;《集韻》:色窄切,𡘋音色 —— 同「𡩡」,求也。禮・曲禮》:大夫以索牛。【註】索,求得而用之。

又,《集韻》:蘇故切,音素。釋名》:索,素也。八索,著素王之法也。屈原〈離騷〉:衆皆競進以貪婪兮,憑不厭乎求索;羌內恕以量人兮,各興心而嫉妒。【註】索,音素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在木部,今倂附入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索〕字拼音是suǒ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󰓔、糸,五行属

〔索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。 于省吾认为是绳索。本义是大绳子。

〔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uǒ] ⑴ 大绳子或大链子⑵ 搜寻,寻求⑶ 讨取,要⑷ 尽,毫无⑸ 单独⑹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