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糴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米 部 22画 正文・未集上

正文・未集上

米部

22画

U+7CF4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徒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亭歷切;《正韻》:杜歷切,𡘋音狄。廣韻》:入米也。左傳・莊二十八年》:臧孫辰吿糴于齊。【疏】買穀曰糴。吿糴者,將貨財吿齊以買穀。孟子》:無遏糴。

又,檄糴,疾貌。潘岳〈笙賦〉:懰檄糴以奔邀。

又,《字彙補》與滌同。揚雄〈蜀都賦〉:糴米肥䐗。【註】糴米,言養之以米,所以滌其穢;䐗,豕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徒刀切,音鞉 —— 姓也。左傳・成十年》:晉侯使糴茷如楚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直略切,音著 —— 義同。

集韻》或作籴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米部

〔糴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䊮、入、;、籴、翟

〔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í] ⑴ dí ㄉㄧˊ 買進糧食,與“糶”相對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