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粄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粄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bǎn

米 部 10画 正文・未集上

正文・未集上

米部

10画

U+7C84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博管切;《集韻》:補滿切,𡘋音昄 —— 屑米餠。亦作䉽、䬳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米部

〔粄〕字拼音是b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米、反

〔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ǎn] ⑴ 糍粑一类米制饼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八引晋葛洪《要用字苑》:“(粄)布滿反,餈類也。”《玉篇•米部》:“粄,米餅。”《廣韻•緩韻》:“粄,屑米餅也。”唐段成式《酉陽雜俎•酒食》:“色作一合者皆糖蜜,副起板法、湯胘法、沙碁法、甘口法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