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竹 部 24画 正文・未集上

正文・未集上

竹部

24画

U+7C69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布元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𤰞眠切,𡘋音邊 —— 竹豆。爾雅・釋器》:竹豆謂之籩。【疏】籩,以竹爲之,口有籐緣,形制如豆,亦受四升,盛棗、栗、桃、梅、蔆、芡、脯、脩、膴、鮑、糗、餌之屬,祭祀燕享所用。詩・豳風》:籩豆有踐。儀禮・士冠禮》:旨酒令芳,籩豆有楚。左傳・昭六年》:季孫宿如晉,晉侯享之有加籩。【註】籩豆之數多于常禮。

又,官名。周禮・天官》:籩人奄一人,女籩十人。【疏】女籩,女奴之曉籩者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籩〕字拼音是bi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邊

〔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ān] ⑴ 古时祭祀和宴会用以盛干食品的竹器。《説文•竹部》:“籩,竹豆也。”⑵ 古代王宫中一种从事杂役的奴隶。《周禮•天官•序官》:“籩人:奄一人,女籩十人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