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籔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竹 部 21画 正文・未集上

正文・未集上

竹部

21画

U+7C54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所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𤕤主切;《正韻》:所武切,𡘋音數。類篇》:十六斗曰籔。儀禮・聘禮》:門外米三十車,車秉有五籔。【疏】十斗曰斛,十六斗曰籔,十籔曰秉。

又,窶籔,竹器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〔註〕:窶籔,以盆盛物戴于頭者,則以窶籔薦之,狀如環。又,〈楊惲傳〉:䑕不容穴,銜窶籔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取句切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所角切 —— 窶籔,四足几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蘇后切,音叟 —— 炊䉛也。一曰漉米竹器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ǒu、shǔ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數

〔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ǒu] ⑴ 淘米的竹器。 [shǔ] ⑴ 古代计量单位,十六斗为一籔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