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秅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禾 部 8画 正文・午集下

正文・午集下

禾部

8画

U+79C5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宅加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加切,𡘋音茶 —— 數名。儀禮・聘禮》:禾三十車,車三秅,四秉曰筥,十筥曰稯,十稯曰秅,四百乗爲一秅。

又,國名。前漢・西域傳》:烏秅國,去長安九千九百五十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都故切,音妒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

〔秅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á、n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乇

〔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á] ⑴ 量词,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,四百把为一秅。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麻属植物。⑶ 古县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。 [ná] ⑴ ná ㄋㄚˊ 〔乌~〕古西域国名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