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禓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示 部 14画 正文・午集下

正文・午集下

示部

14画

U+7993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與章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余章切;《正韻》:移章切,𡘋音陽。說文》:道上祭也。一曰道神。

又,《廣韻》:式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尸羊切,𡘋音商 —— 逐强鬼也。禮・郊特牲》:鄕人禓。【註】禓,强鬼 —— 謂時儺索室,毆疫逐强鬼。

集韻》或作𥛙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

〔禓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āng、y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昜

〔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āng] ⑴ 古代指强鬼(死于非命之鬼)。⑵ 驱逐强鬼的祭祀:“乡人~。” [yáng] ⑴ 道上之祭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