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磻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石 部 17画 正文・午集下

正文・午集下

石部

17画

U+78FB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:薄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蒲官切,𡘋音盤 —— 磻溪,太公釣處,在鳳翔虢縣。

又,《唐韻》:博禾切 —— 同「碆」。說文》:以石著隿𦅾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磻不特絓。

又,《集韻》:補過切,音播 —— 石名,可爲失鏃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

〔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án、b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番

〔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án] ⑴ 〔~溪〕a.水名,在中国陕西省宝鸡市东南;b.地名,在中国浙江省。 [bō] ⑴ 古代射鸟用的拴在丝绳上的石箭镞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