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盩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皿 部 17画 正文・午集中

正文・午集中

皿部

17画

U+76E9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張流切,音輈。說文》:引擊也。

又,地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右扶風有盩厔縣,今屬陝西西安府。正字通》:山曲曰盩,水曲曰厔,因以名縣。

又,《集韻》:直祐切,音胄。詩傳》:諸盩,太王古公父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陳留切,胄平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古抽字。呂氏春秋》:涉血盩肝以求之。

說文》本作𥂱,从㚔、攴,見血也。字彙》誤載皿部,又譌作𥂕,分二音二義,𡘋非;《字彙補》譌作𥂲,尤非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

〔盩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ōu、chó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𪯎、皿

〔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ōu] ⑴ 〔~厔( zhì )〕县名,在中国陕西省。今作周至。 [chóu] ⑴ 〔诸~〕中国周先公名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