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原文
《唐韻》:武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眉永切,𡘋明上聲。《說文》:飯食之器也。《增韻》:盤𥁄之屬。《左傳・昭元年》:於文皿蟲爲蠱。【註】皿,器也。《孟子》:牲殺器皿。【註】皿,所以覆器者。
又,《集韻》:母梗切,音猛 —— 義同。
《說文》:象形。與豆同「意」。讀若猛。《佩𧥏集》:《說文》但音猛。今更立一音者,非。
康熙字典注解
〔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。
〔皿〕字拼音是mǐn,独体字,五行属水。
〔皿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碗、盆之类的食器。本义是器皿。
〔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ǐn] ⑴ 碗、碟、杯、盘一类用器的统称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