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皵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皵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què

皮 部 13画 正文・午集中

正文・午集中

皮部

13画

U+76B5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七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七約切,𡘋音鵲 —— 皮皴也。又,木皮甲錯也。爾雅・釋木》:大而皵楸,小而皵榎。【疏】樊光云:皵,豬皮也。謂樹皮粗也。鄒浩〈四柏賦〉:皮皴皵以龍驚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七迹切,音磧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皮細起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思積切,音昔。又,倉各切,音錯 —— 義𡘋同。

本作𥀟,通作𣛵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皮部

〔皵〕字拼音是qu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昔、皮

〔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uè] ⑴ 树皮粗糙坼裂:“(梧桐)树似桐而皮青不~。”⑵ 皮肤皲裂。⑶ 与他人不和睦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