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原文
《集韻》:吉詣切,音計 —— 狂也。《左傳・襄十七年》:國人逐瘈狗,瘈狗入于華臣氏。【釋文】狂犬也。又,〈哀十二年〉:國狗之瘈,無不噬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居例切,音猘。又,征例切,音制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詰計切,音契 —— 瘈瘲,癇疾。
又,吉曳切,音訐。又,胡計切,音系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尺制切,音掣 —— 與痸同。
康熙字典注解
〔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ì、ch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契。
〔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ì] ⑴ 犬疯狂㈡ [chì] ⑴ 〔~疭( zòng )〕痉挛,抽搐,如“手足~~如角弓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