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痰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tán

疒 部 13画 正文・午集中

正文・午集中

疒部

13画,

U+75F0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甘切;《正韻》:徒監切,𡘋音談。廣韻》:胷上水病。類篇》:病液。正韻》:液所以養筋血,濇不行,則痰聚於鬲上,而手足弱。舊云病液,非也。正字通》:痰有六,溼、熱、風、寒、食、氣也。抱朴子・至理卷》:甘遂葶歷之逐痰癖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痰〕字拼音是tá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炎,五行属

〔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án] ⑴ 气管、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