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痕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痕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hén

疒 部 11画 正文・午集中

正文・午集中

疒部

11画,

U+75D5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戸恩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恩切,𡘋音鞎。說文》:胝瘢也。玉篇》:瘢痕也。趙壹〈疾世刺邪賦〉: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,所惡則洗垢索其瘢痕。

又,凡物有迹者皆曰痕,如啼痕、苔痕、水痕、墨痕之類。

又,《集韻》:五斤切,音垠。博雅》:腫也。

又,古恨切,音艮 —— 腫病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痕〕字拼音是hé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艮,五行属

〔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表示与疾病有关,艮( gèn )声。本义是疮伤痊愈后留下的疤。

〔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én] ⑴ 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,亦泛指斑迹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