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畹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wǎn

田 部 13画 正文・午集上

正文・午集上

田部

13画,

U+7579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於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委遠切,𡘋音宛。說文》:田二十畝也。屈原〈離騷〉:余既滋蘭之九畹兮,又樹蕙之百畮。【註】十二畮爲畹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右則疎圃曲池,下畹高堂。【註】班固曰:畹,三十畝也。

又,戚畹,國戚。宋史・李處耘傳》:幸聮戚畹之貴。

又,《集韻》:紆願切;《正韻》:迂絹切,𡘋音怨 —— 田畝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田部

〔畹〕字拼音是w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田、宛,五行属

〔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ǎn] ⑴ 〔~町( dīng )〕地名,在中国云南省西部边境。古代称三十亩地为畹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