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犨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犨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牛 部 20画 正文・巳集下

正文・巳集下

牛部

20画,

U+72A8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赤周切;《集韻》:蚩周切,𡘋音趎。說文》:牛息聲。

又,牛名。

又,姓。風俗通》:晉大夫卻犨之後〔卻為郤字之訛。原文作:晉大夫郤犨之後〕

又,《玉篇》:出也。呂氏春秋》:南家之牆,犨於前而不直。

又,縣名。史記・高祖紀》:南陽守齮戰犨東〔南陽上脫一「與」字。原作:與南陽守齮戰犨東〕前漢・地理志》:南陽郡犨。【註】犨,昌牛反。

廣韻》本作犫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牛部

〔犨〕字拼音是chō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雔、牛,五行属

〔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ōu] ⑴ 牛喘息的声音。⑵ 突出:“南家之墙~于前而不直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