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燼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jìn

火 部 18画 正文・巳集中

正文・巳集中

火部

18画

U+71FC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徐刃切,音賮。玉篇》同。詳字註。左傳・襄四年》:收二國之燼。【註】燼,遺民。〈吳語〉:安受其燼。【註】燼,餘也。

又,叶咨辛切,音津。詩・大雅》:民靡有黎,具禍以燼;於乎有哀,國步斯頻。【傳】災餘曰燼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燼〕字拼音是jì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盡

〔燼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火,盡聲。本义是物體燃燒後的剩餘。

〔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n] ⑴ 物體燃燒後剩下的東西,灰燼。《水經注•江水》:“有一火燼,插在崖間,望見可長數尺。”⑵ 指燈花,燭花。《玉篇•火部》:“㶳,灺也。燼,同㶳。”《廣韻•震韻》:“燼,燭餘。”⑶ 殘餘。也指遺民。《小爾雅•廣詁》:“燼,餘也。”⑷ 燒毀;化作灰燼。宋王溥《唐會要》卷八十五:“永徽五年十二月四日夜,司勳大火,甲歷並燼矣。”⑸ 薪柴。《玉篇•火部》:“㶳,薪也。燼,同㶳。”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