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滄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滄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水 部 14画 正文・巳集上

正文・巳集上

水部

14画

U+6EC4

𣶟,𣳁

康熙字典原文

古文: 𣶟𣳁

唐韻》:七剛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千剛切,𡘋音倉 —— 水名。書・禹貢》:嶓冢導漾,東流爲漢。又,東爲滄浪之水。

又,河名。水經注》:濕水左會淸夷水,亦謂之滄河。

又,湖名。廣輿記》:在韶州府樂昌縣。

又,州名。廣韻》:後魏所置,蓋取滄海爲名。

又,《說文》:寒也。逸周書》:天地之道有滄熱。

亦作倉。揚雄〈甘泉賦〉:東燭倉海。

又,《集韻》:楚亮切,音創 —— 與凔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滄〕字拼音是cā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倉

〔滄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水,倉聲。本义是寒冷。

〔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āng] ⑴ 暗綠色(指水)⑵ 寒,冷:“日初出,~~涼涼,及其日中,如探湯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