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渤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水 部 13画 正文・巳集上

正文・巳集上

水部

13画,

U+6E24

康熙字典原文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蒲沒切,音孛 —— 渤澥,海別支名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浮渤澥。亦作勃。史記・高祖本紀》:北有勃海之利。【索隱】勃,旁跌也。旁跌出者,橫在濟北,故〈齊都賦〉云:海旁出爲勃,名曰勃海郡。

又,滃渤,霧出貌。郭璞〈江賦〉:氣滃渤以霧杳。

又,漰渤,水聲。郭璞〈江賦〉:鼓㕉窟以漰渤。

集韻》:或从勃作渤,通作浡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渤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勃,五行属

〔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ó] ⑴ 〔~海〕在中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