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汜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汜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水 部 7画 正文・巳集上

正文・巳集上

水部

7画,

U+6C5C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詳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象齒切;《正韻》:詳子切,𡘋音似。說文》:水別復入水也。爾雅・釋水》:水决復入爲汜。【疏】凡水之岐流復還本水者。釋名》:汜,止也。如出有所爲,畢已復還而入也。

又,《說文》:一曰汜,窮瀆也。爾雅・釋丘》:窮瀆,汜。【疏】謂困窮不通之水瀆名汜也。亦得名谿。詩・召南》:江有汜。木華〈海賦〉:枝岐潭淪,渤蕩成汜。

又,水名,在河南成臯縣。山海經》:浮戲之山,汜水出焉,北流注于河。前漢・高帝紀》:漢數挑成臯戰,楚軍不出,使人辱之。大司馬咎怒,渡兵汜水。半渡,漢擊之,大破楚軍。【註】臣瓚曰:今成臯東汜水是也。師古曰:此水舊讀音凡,今彼鄕人呼之爲祀。

又,縣名。廣輿記》:汜水縣屬開封府,古東虢地,漢成臯,隋汜水。

又,洲名。水經注》:龍陽縣汜洲長二十里,吳丹陽太守李衡植柑於其上。

又,濛汜,日入處也。楚辭・天問》:出自湯谷,次于濛汜。

又,《韻會》:養里切,音以 —— 義同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汜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巳,五行属

〔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ì] ⑴ 水决后又流入。⑵ 〔~水〕水名,在中国河南省。⑶ 不流通的小沟渠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