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樵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樵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木 部 16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6画,

U+6A35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昨焦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慈焦切;《正韻》:慈消切,𡘋音譙。說文》:散木也。左傳・桓十二年》: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。

又,采薪曰樵。詩・小雅》「樵彼桑薪,卬烘于煁」,故采薪者謂之樵夫。史記・孟嘗君傳》:樵夫牧豎。

又,焚也。公羊傳・桓七年》:焚之者何,樵之也。

又,與譙通。前漢・趙充國傳》:爲壍壘木樵。【師古註】謂爲高樓以望敵也。

集韻》或作藮,又作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樵〕字拼音是qi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焦,五行属

〔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焦声。本义是薪柴。

〔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áo] ⑴ 柴,散木⑵ 打柴⑶ 古同“谯”,谯楼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