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槊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槊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木 部 14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4画,

U+69CA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所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色角切,𡘋音朔。說文》:矛也。亦作矟。通俗文》:矛長丈八謂之槊。魏書・楊津傳》:不畏利槊堅城,惟畏楊公鐵星。

又,握槊,博簺也。一曰棊槊,棊爲子,槊爲局,卽今雙陸。韓愈〈示兒〉詩:酒食罷無事,棊槊以自娛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槊〕字拼音是shu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朔、朩,五行属

〔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uò] ⑴ 长矛,古代的一种兵器:“横~赋诗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