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桕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桕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jiù

木 部 10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10画,

U+6855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字通》:巨九切,音舅 —— 烏桕,木名,本作烏𣓌唐本草》作烏臼。𨻰藏器云:葉可染皁,子壓爲油,塗頭令白變黑,爲燈極明。又名鵶舅。唐陸蒙〈掇野疏〉詩:行歇每依鵶舅影,挑頻時見鼠姑心。廻瀾字義》:𣓌,俗作桕,非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桕〕字拼音是ji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臼,五行属

〔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ù] ⑴ 〔乌~〕落叶乔木。种子外面包着一层白色蜡层称“桕脂”,可制蜡烛和肥皂,种子可榨油。叶可制黑色染料。树皮和叶均可入药。亦称“桕树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