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柯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柯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木 部 9画 正文・辰集中

正文・辰集中

木部

9画,

U+67EF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:古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何切,𡘋音歌。說文》:斧柄也。詩・豳風》:伐柯伐柯,其則不遠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柯長三尺。

又,《倉頡篇》:柯屬槍梢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柯,法也。

又,枝也。謝靈運〈鄴中集〉詩:傾柯引弱枝。

又,草莖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濯靈芝以朱柯。

又,《方言》:盂謂之柯。

又,木名。廣志》:柯木出廣南山谷閒,波斯家用爲船舫。

又,齊地名。春秋・莊十三年》:公會齊侯于柯。

又,姓。韻會》:吳公子柯隆之後。

又,叶于希切,音衣。黃庭經》:丹靑紫條翠靈柯,七𬎼玉籥閑兩扉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柯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可,五行属

〔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可声。本义是斧柄。

〔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ē] ⑴ 斧子的柄⑵ 草木的枝茎⑶ 姓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