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部首笔画五行 › 蝌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蝌的康熙字典意思解释

虫 部 15画 正文・申集中

正文・申集中

虫部

15画,

U+874C

康熙字典原文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苦禾切,音科 —— 蝌蚪。本作科。爾雅・釋魚》:科斗,活東。【疏】蝦蟇子,此蟲一名科斗,一名活東,頭圓大而尾細,古文似之,故孔安國皆云科斗文字是也。本草》:一名懸針,一名水仙子。李時珍曰:蝌蚪,狀如河豚,頭圓,身上靑黑色,始出有尾,無足,稍大則足生尾脫,治疥瘡,又可染鬚髮。爾雅翼》:月大盡生前兩足,月小盡生後兩足。

康熙字典注解

〔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蝌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科,五行属

〔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ē] ⑴ 〔~蚪〕蛙或蟾蜍的幼体,黑色,身体椭圆,有长尾,生活在水中,最后变成蛙或蟾蜍。亦称“活东”。

CopyRight ©2025 在线字典网[www.zidianzx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免责说明: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